書面答復材料應當把握的要點
日期:2022-10-18 11:15:19 / 人氣: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大代表的建議、政協委員的提案,或通過來信來訪、市長信箱、網上留言等方式,理性地表達各自訴求。大多要采用書面答復的方式予以回應。結合從事機關文字工作的體會,就起草書面答復材料過程中應當把握的要點和要求談幾點粗淺的看法。一、把好事實“認定關”。公民的個人訴求,是公民個人意志的表達,難免帶有個人的情感色彩,因此,當政府相關部門接手解決當事人的個人訴求事項時,應進行必要的核實,而非“照單全收”。具體地說,在起草答復件之前,要加強分析研判,理性甄別當事人所反映問題的真實程度,要主動與當事人聯系溝通,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必要的時候可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對所列舉的人、事、物、數據進行認真核實,以掌握一手情況。承辦答復的同志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對當事人反映的問題要嚴格審核把關,善于從當事人反映的諸多信息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確保所反映的問題真實可靠,確保承辦單位提出的意見與對策建立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上,避免被錯誤的信息所誤導。二、把好回應“意見關”。鑒于絕大多數的建議、提案所反映的問題是建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有具體情況,有原因分析,有意見建議,可以說,這些建議、提案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們在回復時僅需扮好“裁判員”這一角色,去做“判斷題”與“選擇題”,簡而言之,就是對建議、提案中提出的見解進行評價,對當事人提出的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具體來講,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評價。一是看是否具備代表性。如果交辦的建議案、提案的選題與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與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密不可分,也就意味著這些建議、提案具備代表性,解決這些具備代表性的問題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相應地在書面答復材料中應有所表態。二是看是否具備針對性。要認真研究建議、提案中所提出的對策是否能抓住群眾訴求的重點,抓住問題的實質和要害。說通俗一點,就是看對方是否“把準脈、找準病根、對癥下藥”,如果所提的對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我們在書面答復材料中就應當予以采納。三是看是否具備可行性。如果所提的意見、建議在現有條件下不具備可行性,那么建議、提案就喪失了其應有的價值,在書面回復時不妨婉轉告之。譬如,有一份人大代表《關于提高邊島鄉鎮醫療保障補助的建議》,提出因邊島交通不便,希望醫療保障部門能夠提高當地居民就醫的報銷額度,并要求省政府出臺傾斜支持政策。醫保部門認為現階段基本醫療保險實行設區市統籌,由省政府出臺傾斜政策時機尚不成熟,如果專門針對邊島人群制定醫保待遇政策,存在醫保政策有失公允的嫌疑。對此,醫保部門在回復時予以婉拒。三、把好合規“政策關”。不論是辦理人大代表的建議、政協委員的提案,還是民眾的訴求,都是一項政策性、法制性很強的工作,所采取的措施與辦法不僅要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客觀現實條件,更應當符合政策與法規要求。為什么現實中總有一些人的訴求難以得到解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事人的期望值太高,提出的訴求超出了現行政策法規的范疇,解決起來于法無據、無章可循。因此,在辦理回復過程中,應當對涉及政策法律的問題進行全面認真的審核,看看所提建議、訴求與政策法規是否有出入。如果符合政策與法規要求,則應當采納或幫助當事人解決其面臨的問題,反之則宜回絕。當然,把好政策關還應當防止過度作為,即當事人所提的訴求雖合情、合理,但作為承辦者卻屬濫用職權,超越政策法規的底線闖“紅燈”同樣是不允許的。四、把好立場“態度關”。一是對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并且解決的條件均已具備的訴求事項,在辦理回復時要明確提出具體的措施并承諾盡快解決,以實際成效回應代表關切,給當事人一顆“定心丸”。二是對于解決時機尚不成熟、條件暫時不具備但又在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受理范圍內的訴求事項,承辦單位應在書面回復中如實說明情況,明確指出解決訴求事項的具體方案、時間、步驟,讓當事人能夠感受到承辦單位的誠意。三是對于解決難度系數大且不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的訴求事項,承辦單位應積極主動聯系當事人,做好溝通解釋與安撫工作,以取得當事人的理解??傊?,凡是當事人的訴求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努力做到件件有答復,事事有著落。五、把好表達“文字關”。一是文字表達要準確無誤。觀點模糊、似是而非是書面答復材料的“硬傷”,會讓當事人莫衷一是,引發猜疑。對此,遣詞造句必須精練準確、樸實貼切,避免產生歧義,不能給人留下臆測空間。二是措辭要恰當得體。一些久拖不決的問題已讓當事人心力交瘁,如果答復的言辭不當,極易引起誤解或抵觸情緒,甚至激化矛盾。所以,文字表述要盡量少打官腔,不講那些大而不當的空話、套話、假話,多說些老百姓愛聽的貼心話、聽得懂的大白話,讓當事人感受到組織的溫暖。三是切忌把話講滿說絕。由于條件所限,我們很難對當事人所反映的情況做到了如指掌,更何況事物總是處于千變萬化之中,眼下呈現的是這種狀況,時過境遷又會變成另外一種情形,今天解決不了的問題不等于明天也解決不了。這就意味著在書面答復時要處理好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系,做到張弛有道、寬嚴相濟、有的放矢,不要把話講滿說絕,要留有余地,以免陷入僵局。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已經注明,適當作了簡化處理。轉發旨在分享、裨益大眾、致敬作者!如有不妥,請及時告知,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謝謝?。?/p>
編輯:創奇遴選